Search

分析競爭者的迷思​

我公司在初期的時候,只有賣6吋生日蛋糕,我的想法是:​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分析競爭者的迷思​

我公司在初期的時候,只有賣6吋生日蛋糕,我的想法是:​

「每年生日的人這麼多,這個市場一定很大。」​

一開始確實像是這樣,業績拉起來之後,公司過了一段好日子。​

可是又過了一段時間,業績開始往下掉,我想辦法從不同方向找原因:​

客戶不滿意?​

廣告操作太差嗎?​

網站的問題?​

競爭者出現?​

我把蛋糕寄給客戶之後都會發信問感想,然後統計產品的分數,所以在看完問卷之後,我確定產品是沒有問題的。​

那問題是出在廣告、網站,還是競爭者?​

分析之後,我發現廣告、網站的問題非常明顯,廣告的問題很簡單,單純就是打廣告的技巧太爛,只要去上課學習就好。​

網站的問題,則是愈來愈多人開始用手機,我的網站當初是設計給電腦用的,手機看起來畫面很小、很難用,這請工程師更新一樣很快解決。​

再來是競爭者分析,一開始我想,是不是網路上出現和我定位一樣的蛋糕店,讓我的生意往下掉?​

我的定位是精品巧克力蛋糕,包裝非常有質感,所以我馬上搜尋有沒有類似的店開幕,跟我搶客人。​

結果沒有。​

我陷入了沈思,然後又想:​

「也許不要侷限在精品巧克力蛋糕,其它種類的精品蛋糕也算是競爭者,調查看看好了。」​

結果還是沒有。​

我皺著眉頭,坐在電腦前想:​

「難道低品質的蛋糕也是競爭者?」​

但是習慣吃精品蛋糕、拿精品蛋糕送禮的人,通常不會買低品質的蛋糕,目標客群不一樣,不應該有競爭的問題。 ​

思考碰到了死胡同,我決定從最初的原點開始推理:​

我在賣什麼東西?​

精品生日蛋糕。​

我的競爭對手是誰?​

有賣精品生日蛋糕的店家。​

但是最近沒有新的店家出現,我的生意卻掉了!​

我的結論是:​

問題出在廣告、官網,和競爭者無關。​

但是我心裡感覺總是有點怪怪的,好像漏掉了什麼重要的東西……​

我的客戶就是會買精品生日蛋糕慶生,對手當然是跟我一樣的店家,可是我沒有發現這樣的新對手啊!​

想到這,我突然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,所以我把這一段思考再倒帶一次:​

「我的客戶就是會買精品生日蛋糕慶生……」​

「慶生……」​

想到“慶生”這兩個字,我的腦海浮現出兩個畫面:​

1. 一群人圍著大蛋糕,唱著生日快樂歌​

2. 一群人在餐廳吃飯慶生,然後微笑的服務生出現……​

第一個畫面沒什麼問題,因為我的蛋糕就是針對第一點情境設計的。​

但是腦海浮現第二個畫面的時候,那個微笑的服務生出現要做什麼?​

他手上拿著什麼?​

是蛋糕!​

誰家的蛋糕?​

某間大飯店的蛋糕?某間法式甜點店的蛋糕?​

都不是,那是餐廳的小蛋糕!​

現在很多人慶生根本不買蛋糕了,他們寧願把錢拿去高檔一點的餐廳吃飯,然後用餐廳附送的蛋糕慶生;或是餐廳不附蛋糕,隨便一個甜點都可以代替!​

所以搞到最後,原來我的競爭對手包含了高檔餐廳。​

我找了幾個目標客戶,確認了我的想法之後,開始針對餐廳慶生來改變我的產品,讓業績又拉起來。​

這就是我以前的盲點,我覺得只有和自己同類型的店家才是競爭者,但事實上是,只要那產品能帶給客戶一樣的目的,就算是完全不同行業,也是競爭對手。​

就像剛剛的例子,能達到慶生目的的不是只有蛋糕,餐廳也可以(就算沒附蛋糕,很多人也願意),所以兩邊是會互相影響的。​

你在面對競爭者的時候,要以能夠達到客戶目的的角度來思考,才比較正確。​

客人在思考要不要買的時候,第一個考慮的是他想要達到的“目的”是什麼,確認目的之後,會列出所有選項,再來決定“種類”。​

舉吃的例子你會比較容易了解,客人去餐廳的目的有填飽肚子、聚餐、慶生、就是想吃某種料理……等等。​

如果你是做美式餐廳的,目的是讓人有地方聚餐,裝潢氣氛好、空間大,今天有兩間店開在你附近,​

第一間:小小的美式餐廳,只有兩張桌子內用,不適合聚餐。​

第二間:異國餐廳,裝潢舒適、空間寬敞、食物平價,料理類型適合聚餐。​

要引起你注意的,應該是第二間。​

雖然第二間賣得東西和你不一樣,可是他能帶來的目的是一樣的,也就是聚餐。​

客人在考慮聚餐地點的時候,就會把第二間和你同時列入考慮,而不是把第一間小餐廳和你列入考慮(就算第一間賣的東西和你一樣)。​

客人確認目的之後(聚餐),才會考慮種類要日式、美式,還是中式料理?​

有的人是先看評價好不好,再決定要日美中哪間餐廳,可是不管他先看評價還是先看種類,“目的”一定是最優先的。​

總不可能找一間評價很好、只有兩張小桌子的便當店,來當聚餐場所吧?​

不過客人在決定種類的時候(美式、中式、日式餐廳),已經不是你能控制的事情了,因為你的餐廳早就已經定位好了,煩惱也沒用。​

你可以專心在和你能達到同樣目的的競爭者,有什麼是值得學習的?​

他們做了哪些事,讓大家更願意去他們那邊聚餐?​

你該用什麼對策來面對?​

而不是一天到晚關注小漢堡店,他們的一舉一動是什麼。​

你的營業額主要來源是“聚餐”,小美式餐廳則是“個人用戶”,方向本來就不一樣。​

當然如果小餐廳在餐點上有什麼優點,你可以跟他學習,畢竟產品好不好吃是最基本的,可是要記得真正的競爭對手,是那些能帶給客戶同樣目的的店,不管類型和你一不一樣。​

另外的例子就是相機和手機,誰會想到完全不同的兩個產業,他們的銷量會互相影響?​

但是仔細想想,他們都能達到相同的目的,也就是保存影像,那就不覺得奇怪了。​

有這樣的認知後,相機公司才能好好想出對付手機的策略,而不是和其它品牌的相機拚得你死我活。​

不管我們的行業是什麼,能認清真正的競爭者是誰,才能讓我們做出最正確的分析,還有決策來幫助公司活下去。​
________________​

p.s.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,是PDF的形式,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,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。​
未來我的行銷知識、創業經驗,也會寄給你。​
連結: ​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markba​

另外,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《成為1%的創業存活者》,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、行銷訣竅,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,訂購連結在這裡:​
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MAB​

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​
粉絲專頁: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CoStreet/​

貝克街官網:​
http://www.bacostreet.com.tw​

podcast連結:​

Apple podcast:​
https://baco-street.com/APD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